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张世定校长二三事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7-04-13

(作者:罗仲书

1958年秋天,我进入了内江师范专科学校读书,1960年秋毕业留校工作。在读书期间多次与张世定校长接触,对他有所了解,一起工作后就了解更多了。1962年10月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撤销,我们一起到了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共事了11年,对他就更熟悉了。知识广博,才思敏捷的张校长为人正直,品格高尚,工作极端负责,作风十分正派。他兴趣广泛,师生关系良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好校长。

我们从一些平凡事情上,可以看出张校长的优良品格和工作作风。

交谈唱歌。1958年9月是新成立的内江师范专科学校首届学生入学,9月底全校召开了庆祝国庆师生联欢晚会。我代表化学科独唱了《我骑着马儿过草原》这支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欢迎。想不到的是晚会后张校长把我叫到了教务处外面的石凳上交谈。当时我心里有些紧张,我想是不是我犯了什么错误?或是我们班上的同学出了什么问题来找我这个班长问罪?但张校长却用和蔼的态度和语气询问我是哪个科哪个班的学生,从哪个学校毕业到师专的。然后称赞了我晚会上唱的歌,夸我音色好,善于用气,唱出了辽阔草原的美丽风光。融洽和谐的交谈,慢慢地缓解了我的紧张心情。之后我们交谈了各自所喜欢的歌曲和唱歌技巧。最后他介绍,不久前在大连听了苏联海军合唱团合唱的《远航归来》歌曲,唱得十分和谐、优美、动听,充分表达了远航归来人们的思念之情,随后他就用美声唱法哼了几句,哼出了这首歌的韵味,特别是这句“祖国的河山遥遥在望,祖国的炊烟召唤儿男”。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参加“双抢”劳动。在师专读书期间,每年夏种夏收(即为“双抢”)和秋收学生们都要下乡参加支农活动。1959年5月,我们班到内江县(现东兴区)胜利乡蟠龙冲参加收小麦和插秧劳动。我们班是张校长的蹲点班,他就随我们一起参加劳动。但是吃住条件都很差,吃的多数是粗粮,没有什么油荤;睡的是地铺。张校长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身体比较胖,我见他弯腰插秧十分困难,便劝他休息一下,但他没有停下来,一直坚持着。抢种抢收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部分同学身体受不了。张校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我说:“同学们的身体要紧,不能管得太紧了。晚上要允许同学们到驻地附近的商店买点东西吃,以保证他们的身体需要。”我们这次下乡劳动刚开始天气炎热,同学们都穿得比较少。但到了第三天气温骤降,不少人都冷得受不了。张校长知悉后叫我立刻派人回学校给同学们取衣服,还亲自过问同学们的冷暖,像父母关心子女一样。同学们知道后都十分感动。

资中一中驻点。我们到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第二年1963)初,接到内江地委宣传部的通知,要求以省委宣传部工作组的名义到一所中学进行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试点,3个月左右要搞出成效,并在全省推广。3月,内江地委宣传部组织了以张校长为组长的5人工作组到资中一中进行教改实验。当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国性的,资中一中也不例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为严重。我们到资中一中后吃住都在学校,条件比较艰苦,工作十分紧张。每人每天都要听课4——6节,课后还要与老师交换意见,晚上工作组再开会研究,常常搞到深夜。当时张校长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精讲为主,充分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互动,使多数作业在课堂内消化,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师生中召开各种座谈会和研讨会几十次,个人走访与交流上百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在学校推行。由于工作繁重,我们的休息时间很少,周末回内江最多一月一次。只能在周六晚上乘人划木船过河到对面的火车站乘车。记得有一次,张校长和我上渡船不到3分钟就听得船舱里鼾声大作,艄公惊讶地问:“是哪个这么快就睡着了?真是少见。”我回头一看,才发现是张校长睡着了。我向船家解释说,他的工作繁重,太疲劳了。我们在资中一中奋战了3个多月,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四川日报》资深记者房子固专程到资中一中进行采访。第二天川报用了一整版的版面刊登了资中一中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改专访文章,在全省中小学校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恶作剧被斗。“文化大革命”初,张校长被打成了走资派,他被派到伙食团当采购员。由于他为人正直,从不整人害人,工作勤奋,作风正派,与教职工关系良好,所以从未被批斗过。为了减少伙食团的开支,伙食团运米、运煤都是职工自己动手。记得有一次伙食团要到内江蟠龙坝火车站运煤,大家一早起来等伙食团开早饭,但吃饭还要等半个小时,大家便叫张校长先到火车站把煤买好,等我们吃完早饭就可以直接到火车站运煤回学校,免得在现场等。吃完早饭,我同张祖富、张栋之等10余个年轻教师一道去火车站运煤。一路上大家在猜测张校长的煤买到了没有,如果没买到,大家干脆来点恶作剧,现场把他“斗”一盘。我们到了蟠龙坝火车站,果然未见到张校长的身影。大伙等了10来分钟,才看到张校长慢悠悠地走过来。他一到,大家就板着脸吼了起来:“张世定,为啥现在才到?叫你事先买好你不买好,为啥要革命群众来等你这个走资派?平时把你放松了,没有斗倒你,你真的是走资派还在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批斗”了起来。当时张校长连声认错,并眼含眼泪说:“妈哟!现在这碗饭还真不好吃,还不如到成都杜甫草堂去当守门大爷算了。”这时,大家忽然捧腹大笑了起来。这次虽然是年轻人恶作剧的假批斗,却对张校长的刺激很深。事后我内心一直感到十分内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张校长恢复了职务,后又回到内江师专任校长,对我们这批年轻人没有半点怨恨,没有半点指责和为难,更没有对任何人进行打击报复。该信任的照样信任,该提拔的照样提拔。这充分说明了张校长的宽广胸怀和做人气度。


作者简介:

罗仲书,1939年生。1958年9月——19607月在内江师专化学科19601班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73年3月——19995月,在内江地区教育局工作直至退休,曾任普教科科长、师范科科长、教育局副局长。同时,任四川省教育会常务理事,省教育行政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重庆市十二地市高中教学研究会会长。担任教育副局长期间分管中小学教育与教研等,高考上线率长期名列全省前茅,其中1989——1993年连续5年高考上线率名列全省首位。学术上发表论文16篇,出版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