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重庆的小县城,但他在内江事业有成。他固执地走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用踏实勤奋谱写了一段崛起的人生,掷地有力地为自己镌刻出无惧亦无悔的字样。他就是我校中文2002级校友,现任内江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蒋府宏。
[意气少年血方刚]
14年前,稚气未褪的蒋府宏一脚踏入内师,以内师为土壤,悉心培育着自己初初萌发的摄影梦想。那时的内师不同于现在,一部分的教学资源尚不完善,关于摄影方面的书籍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在内师这方惠泽厚土之上,蒋府宏的摄影梦想仍然得到了最好的滋养。
对记者职业的喜爱让蒋府宏用尽各种方法丰富自己,抓住一切实践机会去锻炼和检验自己。不懂摄影便自学了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里所有有关摄影类的书籍来弥补不足,遇到学习上的短板时,就直面它并且克服它。上天也总是偏爱努力的孩子,机会,就这样悄然而至,蒋府宏的摄影作品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了奖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先后获得了到重庆地方报和华西都市报实习的机会。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总结升华,直到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不断地遭遇困难与克服困难之间,厚积薄发,使他成了一名优秀的记者。作为一个“过来人”,蒋府宏认为,一定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不辜负家人、老师和时光,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师弟师妹们,他表示认可,并激励师弟师妹们努力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付出努力,珍惜时间,因为努力的孩子运气总不会太差。
[良师益友伴左右]
如果说梦想是自己的一大收获,那么良师益友亦是内师给予的另一笔财富。谈起师友,蒋府宏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意。青葱记忆永不逝,思绪慢慢地回到了运动会时的足球场上。那年的蒋府宏,身着球衣,奔跑在青春的球场上,将梦想的点球射进命运的门框,欢呼声夹杂着汗水的滴落声,一切都是少年最好的模样。
蒋府宏回忆,大学曾有两位班主任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一位是张雪琴老师,另一位便是中文系的“高妈妈”高卫红老师,高老师平易近人,对学生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很关心,他也得到了高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帮助。
看待朋友问题时,他说道:“朋友,就是不管以后在做什么都会保持联系的人,益友则是能与你进行思想交流的人。”而他当年的班长就是他生命中的益友之一,这样的益友有远见卓识,因眼光长远,所以常常提出与周围人不同的观点,让他很欣赏,虽然有时候这位益友的观点并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但他相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思想要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才会催人进步。
时光流转,在三尺讲台之上,那位妈妈般亲切严苛的班主任,翻动教材的一帧一页,竟辑成了整个大学的时光。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伴随着内师朝气勃发的校园,在蒋府宏的记忆里历久弥新,熠熠发亮。
[天降大任苦练身]
四年后,意气少年稚气已褪,身背相机于职场再战。记者,一个走在讯息前端的探路者,一个处在明暗界限的边缘人,一个品味感动震撼的性情人,在梳理社会信息的同时,必须还要有一颗体味社会百态的心。
行业内有一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记者的辛苦与劳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抵不过新闻的一丝线索。”而在这个行业里,蒋府宏体会到的不仅是苦与累,还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凶险。他说道:“在一次暗访黑网吧的行动中,不小心露出摄影设备,被网吧的人追打,几个莽撞大汉追到公交车上,就对着我大吼狂骂。”当时的场面想来都让人惊惧,“但输人不能输了气势呀,害怕也不能表现出来的。”除了这些,蒋府宏的记者生活中也有很多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反映群众的意见,解决群众的难题;发文帮助困难的人筹捐款项;揭露一些社会问题时我总有一种满足感。”他说:“我觉得很满足。”
蒋府宏热爱自己的职业,他愿意承担其中的苦与累,同时沉醉其中的美与甜。他有对自己的要求和对记者事业的展望,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记者,除了具有专业的素养以外,还应掌握新媒体运营和筹划的能力。“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只有经历磨难的锤炼,才能拥有钢铁的意志,尽管记者工作凶险艰苦,蒋府宏却甘之如饴,只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他的职业。
进行暗访中的巨大危险,生命报道前的震撼晦涩,社会回馈时的宽慰坚定,都在这摸爬滚打的几年里,将蒋府宏塑造成了一位牢记社会责任的新闻工作者形象,并一同给予了他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为多元的思考角度。他带着梦想进入生活,带着生活进入人性,在人性中回归本心。不忘初心,矢志坚守。
[—念而行致远方]
说起内江师范学院的发展历程,蒋府宏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回想起2002年的校园,只有老式的教学楼和少量的师资群,而现在,教学楼的高耸林立和图书馆的新建,见证着母校的成长,修建新校区的消息更是让所有内师人兴奋与自豪。
时间弹指间灰飞烟灭,毕业已经10年。10年间,内师变迁,风韵更甚;10年间,学子成长,稳重谦逊。回想当年,蒋府宏感叹年少意气,更应惜时勤学,却不悔当初踌躇满志、热血筑梦。当下,内师的勃勃发展,就像是鲜花开在蒋府宏的内心般满足欢悦。面对新一代的内师学子,蒋府宏作为师兄勉励学弟学妹,拒绝浮躁,踏实做事,本心做人。
蒋府宏和许多“80后”的人一样,他坚信只要有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无论多么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蜡梅为寒冬绽放它的芳华,青松为擎天伸展它的高度,江河为汇流不惧山川阻碍。朴实勤恳是他的价值观,同时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