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报记者团 张正国 梅 莉 宋 镒 何 莉 李 浩 黄雨曦)
一米和煦的阳光,一片飘动的浮云,一杯香醇的浓茶,一个痴迷于自由的灵魂; 一方厚重的砚台,一张柔软的宣纸,一个缱绻于墨香的世界。二十六载风雨兼程,二十六载旅途艰辛,他先后从事教育、新闻、文化、行政管理等工作,始终专注于书法,一路上兜兜转转,时至今日,青春虽已老去,但初心犹在。寒意渐渐褪去,暑热缓缓袭来,沱江边微风拂动青柳,耳畔再次传来淡淡的离别笙箫,这里是他书法艺术之旅的伊始。他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校1987级校友杨敏,笔名杨旻。
忆往昔:情系母校,师恩难忘
1987年9月,杨敏踏入了内江师专的大门,在这里开启了他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旅程。而那时的杨敏刚从四川省蓬溪县一个僻远的乡村来到陌生的城市,内心有点胆怯,又加上高考失意,来到内江师专的他还有些许失落。杨敏回忆起报到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中文系87级2班的报到点,班主任钟建明老师热情温暖的笑脸感染了我,我心中那些胆怯、失落的情绪似乎一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往昔的校园生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对于母校,杨敏心灵最深处的感受莫过于积极向上、自由、包容的学习氛围。他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有幸,我们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和这个时代重叠。记得那会儿,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学校下午晚上一般没有课,所以我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图书馆里,凭兴趣广泛地阅读。回忆中,杨敏清晰地说出一连串老师的名字,他特别说起一件往事:“记得我临近毕业时,当时的中文系主任官长驰先生亲自把我叫到家里,他和我谈了很久,以一个长者的身份给我讲了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杨敏至今珍藏着一张照片,是他和他七个室友毕业时在足球场球门前的一张合影,他说:“我那时练习书法,寝室里唯一的长条桌几乎被我独占,经常满桌墨痕,同学们不嫌脏,不怕臭,我们一起住了整整三年。”
阔别母校二十六年,如今已经两鬓微霜的杨敏感慨万千,他深深感谢内江师专,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内江师专积极向上、自由、包容的氛围让他得到了个性化发展;三年求学,有苦闷、有悲伤、但更多是快乐,他不但获得了专业知识,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毫不夸张地说,这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艺路:魂牵理想,妙笔生花
1990年夏,杨敏毕业离校,先后辗转于教育、新闻、文化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后来进入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年,杨敏毅然决然地放弃文学梦,选择了书法,二十多年,他从未离开自己的艺术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说:“挣一份工资,可以安放肉体;而书法,可以安放我的灵魂,这二十多年来,无论我处于何种生活境地,我的家里始终有一张平静的书桌供我挥洒”。书法是他心灵的避难所,让他在纷繁杂乱的生活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宁静。有心人永远不会被辜负。不到30岁,杨敏就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2007年秋,年近八旬,在国内享有盛誉的老书法家沈鹏先生在中国国家画院开设工作室,招收了一批在书坛具有影响的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开班授课,传道授业解惑。这便是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精英班。它是国家画院首个开设的精英班,也是迄今学术层次最高的研修班。杨敏是进入该班的首届学员之一。期间,他努力学习,眼界大开,成就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杨敏来说,人到中年,人生中要追求的大部分他都已拥有,然而他仍在追求自己艺术理想的道路上坚持着、努力着。
送祝福:厚寄学子,风采绽放
毕业26载,当年的内江师专已经变成了现在的内江师院,作为内师娇子的杨敏,依旧牵挂着母校。他谦虚地说自己并没有做出能为母校增光添彩的业绩,并不算骄子,但在我们眼中,他把自己的人生活出了另一番风采。 47岁,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正是“黄金期”,杨敏还在努力。对于学弟学妹,他归纳了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勉励他们在艺术和人生道路上积极前行。
首先,要珍惜大学4年的时光,去广泛阅读,去恋爱,去运动,去享受怒放的青春,别在被窝里、电脑游戏中浪费了大好时光。只有离开校园的人,才知道大学4年的时光是那样美好,绽放着青春的异样光彩。同时,要努力看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弄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并朝着这个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激励自己,给予自己无限的动力为之奋斗,永不停息。
其次,找一个自己真心喜欢的工作,不要首先考虑薪酬,否则你将会心为形役,时常感到人生错位。杨敏说:“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你都是开心的。”
最后,要努力做一个正直、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可能有更大的格局。罗曼罗兰曾这样说:“没有伟大的品格, 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人生苦短, 我们都只是过客,如果你整天机关算尽,锱铢必较,目光不过三寸,那么,你的人生可能会局限于一个小圈子,自己走不出来,到头来只留下遗憾和悔恨。
白驹过隙,年华飞逝。转眼间,内江师范学院已走过了60个春秋,培育出了一代代优秀的人才,谈起母校,杨敏字里行间里都透露出对母校的眷恋与热爱。他对母校60岁的生日送出了最赤诚的祝福。一祝母校60华诞生日快乐,二祝母校越办越好,办出个性,办出特色!三祝老师们健康快乐!句句真情,暖意浓浓!
在不久的将来,母校会乔迁高桥,杨敏心中想象的新校区是这样的模样,他说:“树挪死,人挪活,新校区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想象,那一定是读书的好地方,有山有水,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特别是一定会有一栋更漂亮、藏书更丰富的图书馆。我们相信,未来的内江师范学院一定会在美好的祝福下越办越好,人才辈出,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