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访中文1986级校友张裕琪

作者:编辑:谢丽春 来源:校地合作处(校友总会办公室) 阅读次数: 日期:2018-09-19

(文/院报记者团   胡丽娟)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夜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4届有一个“最牛文科班”全班有14名学生进入北大、清华;全班100%重本上线,班均分超过重本线60分。该班班主任曾培养出大批考入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学生,是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所带高2006届8班,高2011届9班,高2014届11班均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这名班主任就是毕业于我校中文系1986级2班的张裕琪,现任教于成都外国语学校。

 

    在人物专访之前,有一个电话采访,需要请张裕琪为内江师范学院60周年校庆写一段500字以内的祝福语。记得张裕琪的回复内容是“母校有要求,责无旁贷”,当时就觉得格外温馨和感动,放下了紧张和焦虑,渐渐认识了这样一位真性情的师姐。


与师结缘,与诗结缘


    张裕琪说,在校期间,中文系的陈若愚老师、刘宗邦老师、海于亮老师、杨国华老师等,不论是在学识上还是人格上都给她带来了终生的影响。 她说,对她影响最大的当属肖体仁老师和班主任张泽辉老师。
    肖老师的写作课是张裕琪的最爱,在她的印象里,肖老师的性格厚道而
温和,肖老师的诗情如根植泥土的柳树,蓬勃而富有生命力,如山间清澈的泉眼,自然而汩汩不绝。肖老师的课堂永远轻松活泼,充满灵动的创造力。张裕琪至今还记得肖老师在一堂课上随口背出的“押韵诗”:“两条小黄狗, 结伴去旅游;一个走前头,一个后头走。”“雪白一群鹅,乒乓跳下河;一个 屙趴屎,一个屎不屙。”笑声中,什么是押韵,什么是诗歌的俗与雅,同学们了然于心。
    那时候,正是中国人思维最活跃、诗情最勃发的年代,朦胧诗是时代的宠儿,在数不清的日子里,张裕琪一次次奔赴图书馆。一本本《诗刊》《星星诗刊》成为她忠实的伙伴,张裕琪认真仔细地摘抄记录,感悟文字的魅力,并运用到日常写作中。日积月累,她逐渐成为当年校园里小有名气的 “诗人”。张裕琪至今都还感到很庆幸,当年在肖老师的引领下,走进文学,让诗歌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张裕琪还提到中文1986级2班的班主任张泽辉老师,当年张老师留校当了他们的班主任,张裕琪还戏称他是“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毛头小伙子”。她说:“当年他为了能在我们面前摆出‘老师’的威严,一定是煞费苦心,不知道张老师现在依旧年轻的面庞上却又花白的头发是否与此有关……”
    往事在回忆中一点点清晰起来,回到大学报到第一天。一个小女孩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满头大汗而又狼狈不堪地把录取通知书交给张泽辉老师, 张老师看都没看就说:“你是张裕琪,你跟你妈妈姓,你爸爸姓朱。”当时, 她爸爸都惊讶万分。
    后来张裕琪才知道,为了迎接第一批学生,在学生们报到前,张老师就把班上53个同学的个人资料研究透了。正是这份良苦用心,让张裕琪明白,教师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
    在张裕琪接下来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告诉自己,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需要用心、用热情、用灵魂去对待的。她用她的爱以及她对学生的重视,带出了“最牛文科班”,带出了考上清华、北大、耶鲁等高校的优秀学子。

感恩母校,不忘师恩


    30年前,桐梓坝是一个安静的去处,沱江河的一个倒湾,把师院和城市分离开来,同时又把一些人一些事揽入臂弯,轻轻呵护。在这里,有机会得到一大批内心宁静、学识丰厚的长者的指导,母校不止给了学生们生存的技能,更教给大家立世的根本:严谨、踏实、忠于职守、不慕荣利。
    几十年的职场生涯,起步也许不算高,但在师长渊博学识的引领下,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收入也许不算好,但在母校温厚品性的支撑下,从来不曾妄自菲薄。
    30年来,张裕琪没有一天离开过讲台,离开过她热爱的母语教学,坚守三尺讲台,坚持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一份光热。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夜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做一个发光发亮的人,带着孩子们成长,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这是一件值得骄傲和幸福的事情,也是对母校最大的回报。


为人师表,教书言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事业的先驱者,对于学弟学妹们, 她也有更多的期望,张裕琪提到,作为从教近30年的一线教师,她对肩负着祖国未来教育重任的学弟学妹们最想说的是:“教师是职业,更是事业,教育需要爱和情怀。” “不要小看一个人的力量,尤其是不要小看一个教师的力量: 教师的手上,是一个孩子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民族的未来。”
    是啊!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坚持善良,传播善良;坚持正义,传播正义;追求真理, 传播真理;相信爱,传递爱。教师的使命,是让文明薪火相传,所以,要不断修炼自我、完善自我,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份使命。
    无论怎样,人总要有信仰,选择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信仰爱与希望。把 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用一生来追寻,为了那个闪闪发亮的目标,为之奋斗,为之拼尽全力。让孩子有所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变得更好的同时也让自己能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