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在纯真年代与您结缘——访中文1984级校友王莉

作者:编辑:谢丽春 来源:校地合作处(校友总会办公室) 阅读次数: 日期:2018-09-05

(文/院报记者团  李元清  张正国  何 欣)

 

    不去那冷寂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张,只愿做一个安安静静享受这静好岁月的优雅女子。纵使时光易逝,从前的青春往事却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底,挥之不去。

 

回忆温暖旧时光

 

    记忆是永远不会变的。过往的种种早已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或欢乐,或忧伤,或艰辛,抑或是成功,都是青春岁月为自己留下的永恒故事。
    那时的我们很青涩,那时的我们很朴素,那时的我们很团结。这是那个年代在内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孜孜求学的纯真女孩王莉。而如今的她已是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
    当回望过往在母校的时光时,最让王莉难以忘怀的便是她担任班级生活委员的那段时光。王莉笑着说道:“那个时候生活委员是最受同学们喜欢的职位,因为那个时候生活条件没有现在那么好,大家只有固定的粮票。在那个团结的年代里,大家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女生总是把自己用不完的粮票分给班上的男生,这既不浪费国家粮食,又能帮助大家,何乐而不为呢?”直到现在同学一起聚会,大家都还是像以前一样亲切地称呼王莉为 “王生活”。每每想到这些,王莉都感觉自己心里暖暖的,很幸福。

    岁月不仅仅留下了回忆,也让王莉学到了很多。譬如什么是团结、什么是友爱、什么是互助、什么是生活。同学之间的信任、团结互助让王莉觉得生活中满满的都是爱。那时她还要组织大家开展一些集体的活动,比如像一些义务劳动、打扫教室等等,从来没有人落下,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这也让王莉在现在的工作中学会了如何让一个集体更加有凝聚力,更加富有生命力。

 

不忘浓浓师生情


    饮水思源,曾经的点点滴滴都未曾忘却,心底深处对老师的那份感恩是 一辈子也说不尽的。
    王莉感激地说道:“我最感激的老师便是孙自筠老师了,孙自筠老师是我的入党推荐人,当时班上有89个人,而只有2个人最先入党,直至毕业时,全班也只有7个人是党员。那时候入党是很困难的,但正是因为孙老师,才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谈起孙老师,王莉有说不完的话:“孙老师备受‘文化大革命’的煎熬,他是一位在遭遇了生活重重打压之后,仍十分热爱生活的老师。他在读大学时因向组织反映真实情况而被打成‘反革命’,后多次被关押,最后平反昭雪来到学校做现代文学老师。他上课充满激情,还时不时地运用‘情景教学法’上课。”而正是孙老师的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让王莉领悟 到了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不管人生几多波折,也不轻言放弃。
    岁月无情,人却有情。岁月在流逝,但是那份深厚的师生情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展望内师新未来


    时代还在不断地进步,内师也在紧跟时代的脚步,激流勇进。
    面对内师新校区的开工,王莉非常欣喜。她表示,自己见证了母校从一所专科学校到现在的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蓝图规划逐步宏大的历程,她将跟随母校奋进的步伐,坚定地走下去。不久的将来,满载着莘莘学子时光记忆的老校区建筑将不复存在,可是那些日子早已永存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忘却。而建了新校区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得到更好、更先进的教学资源,这对每个人都有益而无害。母校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精神将会在二次创业中得到更好的升华。
    王莉很喜欢大家叫她王莉师姐:“因为那样更显得我们是一家人、是兄弟姐妹,我十分乐意当大家的姐姐,毕竟我们是同一个母亲教育着、看着成长的孩子。”她鼓励正在为梦想拼搏奋斗着的内师学子去尝试考研。“考研固然艰辛、固然疲乏,但不要怕失败,要有毅力,持之以恒地去做一件事,享受这其中的韵味,无论如何,你都会得到很多!”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