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孜孜不倦,脱“颖”而出——访我校数学1977级校友毛颖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7-12-12

文/院报记者团     包立君


“这么多年,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持我的就是我要成为一名好老师的信念。”当被问及如何克服人生遇到的挫折,一步步走向成功时,毛颖如是说。

力不断,华丽蜕变

毛颖是我校1977级数学系2班毕业生。1977年中国刚刚恢复高考,在只有百分之七的参考生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残酷高考竞争中,毛颖脱颖而出成为我校学生。17岁下乡,21岁才有机会参加高考的他,在经历了当知青的那段艰苦日子后,他觉得从今以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他。采访时,毛颖曾经的班主任,被他亲切地称为“罗妈妈”的罗淑老师也在一旁带着欣慰的笑容,听他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罗淑老师说道:“在班上他是学习委员,平时读书十分努力,成绩也是佼佼者。”  

1981年1月,毛颖被分配到简阳贾家中学担任文科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并连续4年教授文科毕业班的数学,在他的辛勤努力下,所教班级的数学高考成绩逐步超过了简阳最好中学班级成绩。1984年他被调到简阳中学任教,1987年开始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数学论文。从1995年起他先后担任简阳中学副校长、成都市成华实验学校副校长、成都市华西中学副校长、成都市实验中学校长、成都市成华区老师进修学校校长。

“我们这一代人毕业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无愧于学校和教我们的老师。”毛颖校友自豪地说。

印证了自己的话,毛颖除长期担任校长外还受聘兼任了:四川省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四川省国培计划评审专家、西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区(县)级教师进修院(校)协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四川省人才学会教育人才分会常务理事、成都市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从教35年来,毛颖恪敬职守,勤奋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屡创佳绩,先后被评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优秀中小学校长、成都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党员、成华区“十大突出贡献人才”,同时在国内外省级以上刊物《中国教育学刊》和《学科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两项教育部规划课题、四项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课题(一项在研)。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科研成果一等奖各一项。

风化雨,门墙桃李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行业时,毛颖说道“我喜欢教数学喜欢学生,我尽自己所能教他们做一名有用的人传授给他们知识把他们培养成国家需要的高端人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由于出生教育世家,他从小就热爱教育这个行业毛颖还特意提及正是大学时期的班主任罗淑老师对他的关爱、爱护及谆谆教诲,产生了耳濡目染的效果,并影响了他今后的教学工作。

“关爱是教育最有效的武器”,毛颖回忆到。在他教过的学生中不乏有贫困的同学他总是尽其所能的对这些学生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改变学生的一生一次毛颖看到学生在寒冷的冬天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于是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那个学生穿上同时了解到学生家庭困难父亲有慢性病哥哥打工又摔断了腿,毛颖除了安慰这名学生外,还从经济上资助这位学生一直到大学本科毕业,这位学生现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务员。这样的例子在毛颖所教的近15届高中毕业班几乎届届都有,毛颖正是怀着这样的教者仁心,获得了所教各届同学们的一致拥戴和认可。

对于学习,毛颖十分强调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的可贵之处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记者了解,毛颖所教的班上人才辈出:有中科院的研究员、博导,有211、985高校的正副教授、博导和硕导,有科研院所的各类研究人员,有军人,有教师,有各类工程师,有医生,有企业高管,有各级党委或政府的公务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熠熠生辉。此外,他还表示教师自己也要加强学习与积累,不断提高和丰富自身的学养,尽管自身已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他从没有荒废学习,刚从事教学工作时,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曾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做完了当时出版的日本数学辞典里面的20多万道初等题。

传道授业,导航人生

毛颖提及“上次来过学校听同学们的讲课,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对师范的定位进一步明晰”他建议师弟师妹们进入师范专业学习在完成正常学业的同时,要选择对自己今后教育教学有用书籍进行广泛的跨专业的阅读学习;其次,同学们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师素养“我们现在不仅仅应该注重学科知识还应该多多学习学科教育教学等知识教师最重要的应该要懂得怎么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将自身的学科知识更好地教给学生”他谈到。

整个采访过程中,毛颖始终面带着微笑,亲和对人表现出良好的教师道德修养与素质。

最后,他对同学们提出了两点希望:第一要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教师素养,第二要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这个目标所需达到的标准衡量自身,并为之努力。要及早规划好未来人生5到10年的走向。“在大学时,你有足够的精力、时间,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实现目标。定好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成功的人就是看着目标一步步坚定靠过去,愿意牺牲别人不情愿付出的时间、经历以及其他的一些代价去实现目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