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桐梓轶事

千年之恋——梁祝

作者:作者:文∕文新06.1黎芷妍 来源:校地合作处(校友总会办公室) 阅读次数: 日期:2021-04-20

好的音乐,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能把你拉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意境。这意境或唯美、或凄凉、或辽阔、或壮丽。而听众既是这意境的主角,也是这美景的观众。感悟于动人旋律诉说的故事,体会着灵动节奏描绘的画面。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华民族的艺术表现与欧洲的艺术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以音乐为突出。从交响乐文化的发源地——欧洲来看,数百年来,欧洲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中,多以表达情怀和感悟为主。而中国的艺术家自古以来的作品大多都是在讲故事,从先秦时期的《广陵散》,到唐朝的《离骚》;从元代的《窦娥冤》,到晚清的《十面埋伏》,乃至到中国的现当代作品《梁祝》,无一不在记录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东西方的不同孰优孰劣?这个不能盖棺定论,从笔者个人来看,都是美的。

比如那个自古流传令多少人魂牵梦绕、潸然泪下的民间传说——《梁祝》。

整篇乐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旁白,有演员,甚至还有群众。现在,请戴上耳机,打开音乐,我们一起体验这次奇妙的音乐之旅

开篇,碎弓,震音,大幕拉开,长笛声响起,瞬间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早晨明快的管音同时还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江南,嗯,是一个烟花三月的江南小镇。紧接着,小提琴,委婉,悠长。一位清纯可爱的江南女子出现在了眼前,这便是故事的女主角——祝英台——一名女扮男装的学子。小提琴上的祝英台是自由的,不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她以男性的身份来到杭州求学,遇到了此生对她最重要的人。当独奏小提琴在更深的八度重复这一主题后,男主角梁山伯出现了。大提琴与独奏小提琴的相互对答,仿佛是两个人形影不离的生活。他们一起翻开诗集,共读他们的故事;他们一起走进树林,漫步他们的经历;他们一起坐在河边,打开他们的心灵。而长笛和双簧管的在句尾的应和仿佛是这个故事的旁白,就好像老人在给小孩讲故事一般,一问一答……

镜头回转,小提琴的一段间奏带出了全曲的第一段小高潮,合奏带来的回响打开了所有听众的心扉。一幅幸福的图景展现在眼前:大片的绿树与青山、阳光、春风。这是美丽的江南,美得让人窒息。而美丽的地方总不乏美丽的故事。

故事还在继续,祝英台遇到了普天下所有少女都会经历的时期——恋爱时期,少女的心思在小提琴看似没有规律的演奏下展现得一览无遗。纷乱的思绪,纠结的神情,还有一分似有还无的牵挂。最后,祝英台正视了自己的内心,她明白梁山伯就是她此生的那个对的人。在这之后,是一段快板。这是祝英台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因为她可以天天和梁山伯在一起。这是一段完全由小提琴主导的旋律,大提琴只在结尾呼应,木讷的梁山伯并不知道身边结拜为兄的英台是女儿身,更不知道身边的这个姑娘已经因他而坠入情网。但这丝毫不能影响祝的心情,她依然在草丛间蹦跳着,笑着,那么灿烂,那么动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数年求学,时光飞逝。离别时的日落却总是那么残忍,从不曾放慢它的脚步。十里相送,长亭永别。小提琴拉出一段由主题发展而来的深情的旋律,音乐委婉地起伏。像是在惋惜,又像是在叹息……祝英台一次次的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只可惜憨厚的梁山伯还是不能意会。最后的分别,是大小提琴的全篇最后一次呼应,主题曲被无限拉长,两弦音渐隐,留下弦乐苍白的合奏,留下离别路上黯淡的星光。

可祝英台不知道,还有更坏的消息在等着她。

回到家中的祝英台,渴望梁山伯幡然醒悟来祝家提亲,可父亲却没有经过同意,早把女儿许配给了马家太守的儿子——马文才。此时的管乐合奏,严峻而冰冷。而其中穿插的小提琴独奏单薄而羸弱。但却不卑不亢。戏曲曲风的散板清楚明了,一句句愤怒,一声声控诉清晰入耳。但一个弱女子怎能和数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对抗?管乐的“插嘴抢拍”越来越明显。直到祝的声音被淹没,锣鼓声中残酷的封建制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一年后,梁山伯回想起当年求学路上的祝英台。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祝英台是女儿身,恍然大悟的他立刻去祝家提亲,发现祝英台早已是豪门之内,深闺之中的人妻。追悔莫及的梁山伯大病不起,数日后便与世长辞。得知这个消息的祝英台久久不能平静,短暂的独奏后她擦掉眼泪,心中早已做了决定:“君不能与相守之,但求可同墓之。”忽然,音乐急转直下,弦乐快速切分,激昂果断,刚毅的弦音一层层冲破铜管的“封锁”。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在这里被借用。祝决定用这样壮烈的方式给愚昧的封建封建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她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哪怕是毁灭。一声巨响,铜锣喧天,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纵身一跃,投入坟中。全场齐奏,鼓乐齐鸣,这是对自由的最高致敬,对爱情的最高赞礼。

短暂的寂静,引子的主题再次出现,仿佛把人们带人了仙境。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在竖琴的伴奏下,把人们带入神仙般的境界中。在弦乐背景上,在梁山伯的坟墓中,飞出两只五彩的蝴蝶,越飞越远,嬉戏着,环绕着……又一次看到江南美景后,听众得以释怀,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圆满,大幕落下。

追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接触的音乐应该也算不少,能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却不多,而《梁祝》却是如此地让我难以忘怀。每当那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时,心中荡漾着依旧是那不变的触动。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化蝶的结局虽不圆满,但是却因为这种残缺的美,让这个悲凉的故事,流传到今天,流传到永远……

(供稿:黎芷妍/文新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