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物理系1984级 陈思垠)
我的家乡在北川的梨花村——那是梨子的故乡,梨花的摇篮!
哪里,方圆十余里,在十二座小峰峦,当地人称为“十二梨女峰”。在梨村人的心里,座座梨女峰都有神秘的故事。
那座挺拔秀丽的主峰,人称“梨花天女峰”,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宫中一位宰相的女儿,从小就好花成癖,长相也娟丽如花。后来,人长大了,宫中的花丼让她看腻了,常为看不到新异的花卉儿整日忧愁伤感。一天,丫鬟提醒她,“小姐呀!现在正值人间春色满园,何不下去散散心呢?”一语中意,在一个朦胧的月夜,她披着百花镶嵌的裙纱,同丫鬟一起,从九天飘然而下,撒一路天花左路标,飘到了这主峰尖,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似雪的梨花,银装素裹,馨香四溢,太美了!太香了!她吻遍了梨园的每朵花,载歌载舞。月坠西山,仍峦峦不肯离去。后来她终于下凡到了人间,与山下叫阿梨的英俊小伙子结成伉俪,生了一个取名“梨花”的小女孩,小两口男耕女织,在山上山下,田坡地边,种满了梨树。后来呢,一些宫女也慕花下凡,把这远近十二座小山都栽上了梨树。后来人们称为“十二梨女峰”。
那“梨花”姑娘长得也真像梨花一样白净细嫩,雅洁清丽,说来有趣,后来,村里人用“梨”来作名的可真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儿女长得漂漂亮亮的,什么“梨妞”“梨英”“梨儿”“阿梨”……蛮好听的。花与人美到一处了。
不知从何日起,梨花与婚恋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梨村的姑娘嫁到别的村去,为了表达乡恋和对心上人的一片痴情,总是要在一对枕面上绣上“翠羽闹梨”图。那画面上——是一对喜鹊在梨花枝上呼朋引伴,偎依亲昵,煞是可爱,寄喻着:夫妻恩爱,尔后幸福!
梨花村的人也特别好客,盛夏酷暑,宾客登门,雪梨解渴,再好不过。那饱满硕大的雪梨即使不用刀子去皮,用毛巾在那青青的薄皮擦擦,吃起也是泡苏苏,甜滋滋,凉津津的。用不着走多远,主人只要房前梨树下伸手就可摘到中意的梨子。用水果刀一分为四,一摞摞地堆放在碟子里,送到客人面前,这就是主人在夏天最得意的款待礼物。
不仅如此,在许多人的家里,还要用雪梨做糕点,什么白糖梨糕,油炸芝麻糕,而梨果子糕等等。特别是那油炸芝麻糕,其色香味最叫人垂涎,食不觉饱,这可是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的拿手好技,会叫你享尽口福。
春风凝绿时节,梨花如花峰花谷,延绵东去,那一栋栋农舍点缀在峰谷上,就像贴浪而飞的海燕。那梨花、翠竹画在明镜般的小溪旁,微风吹来,忽明忽暗,若影若花现,那蓄着锅铲头,穿着开裆裤的小孩比赛谁的风筝飞得高,牧牛娃骑在花牛的背村上,用短笛吹起“彩梨歌”,悠悠扬扬的,从山坳里荡出回声……真是一首绝妙的诗。
如果你站在峰巅之上鸟瞰,哪里是梨花织出的白纱,披在十二座丘壑的身上,以白云飘落。座峰嗡嗡嘤嘤,蝴蝶翩翩起舞,翠禽枝头闹春……置身于此间的梨林,顿生超凡脱俗之感,如走进了画卷,溶进了诗行。
那嫁接的良种梨树不下五种,树冠深厚,旁枝粗矿,潇洒。那高大的老树,皮肤粗糙,就像村里的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也奇怪,经过一个冬的孕育后,竟从骨节上伸出一串绿来。老人们说,那是晚年得子,必有后福呢!而那茁壮的株株幼苗,自从父母籽里脱胎后,就投入了春的怀抱,着一身绿衣,翠嫩欲滴的枝条儿,真像年轻妈妈怀里婴儿的小手,白净净,亮晶晶的初开的处女花,就像少女那娇羞的脸。
那梨树可是年轻姑娘和小伙子约会和谈情说爱的好地方,他们追逐着,嬉戏着,晚霞给他们添上自然的霓虹色彩。在这种情调里,寻找着初次开花的梨树,小伙子会摘一枝别在姑娘的头上,在年轻小伙子的心里,它将是对姑娘贞洁情思的寄托。
记得一位城里的小伙子,同心上人春游梨林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绿叶中藏着雪白的花苞
素洁里透出美貌
微微张一张小口
算是道一声好
就像端庄儿娇羞的少女
最难得那嫣然一笑
悄悄里放出淡淡的芬芳
粗心的少年哟,怎知其中的美妙
(1986年10月30日《内江师专》总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