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桐梓轶事

生命的一抹

作者:作者:计科系 屈栋梁 来源:《你的年轮 我的诗行》 阅读次数: 日期:2019-04-04

    小时候,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很美。

    到底什么叫美呢?那时说不出来,只知道在湿润的泥土走过,听着鸟叫闻着花香,偶尔碰到一朵初绽的小花,便能呆呆地凝视半天,想摘都又不敢,仿佛怕蹂躏了生命的神圣,秋来的时候,缤纷的色彩每天都在变化,我总能发出无端的喟叹。

    稍稍成长了,对于幼时的举动,总觉得只是些朦朦胧胧粗浅的感受罢了。也许我更钟情于夜,那铺满松针的,带有几许诡异色彩的夜。

    低调如黑兽般的森林,似乎有人弄箫,感觉没有歌碟中的圆润,那是音乐。而在这样的山中,又是这样的夜晚,那已不成韵音。经过山坡的起伏,仿佛有带滞涩;露水与风的尽头,更加有些潮湿,树枝鸟兽的撕扯显得有些凌乱;我一直怀疑箫声的存在也许那并未存在过,只是天籁之音,只是每个人心中含泪的声音。

    我想自然的伤痛必然是这种天籁之音所能触及的,花的伤痛从未开始,人的伤痛源自内心,没有阳光和鸟语的点缀,只有风和雨的低吟,那是一种绝望和感伤的气 氛,我相信我是与自然有缘的人,在自然的姿情恣意中,我能淋漓尽致地挥霍我的忧郁,如冰的雪中,感受不到心的呼唤,因为心已被自然的声音所掩盖。

    在自然的怀抱中我不敢说话、不敢呼吸,我怕亵渎了这神圣的宁静,那是一种无望无欲,旷古绝伦的禅境,也许我该焚香沐浴再去吟诵自然的诗篇。

    我从未真正感受过夜里的自然。我想那应该是有些柔软,有些甜蜜的,就像洗旧的丝绸的质感。如果山中却有人弄箫,在夜的伪装下,那箫声应该是纯的,像磨平的水晶,没有光泽,却依然清白。纯的音色是极有震撼力的,如秋色的飓风能够震落满 树的生命。心里有点怵,嗅着风里夹带的雨丝的冰凉,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只将生命局促在屋角的蜘蛛,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张开双臂,风儿是我的,天和地是我的,这天籟的一切都是我的。

    仍是猝不及防,泪水不期而遇。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充实。

    这一切,难道只是梦吗?就让它是梦好了,隔着空山幽谷,隔着夜,隔着梦,我的生命如同天空中一缕云,尽管只是淡淡的一抹淡,我已经足够。

(2003年6月30日《内江师院报》总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