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文系1998级 陈雪荞)
生命之精神如日出日落,潮涨潮退,会汩汩乍涌,也会悠然而逝。
生命之精神,是一种崭新的圣火,是一种希望的光环,它在我们心中燃起,在我们眸中跳跃,它如同一阵来自天国的飓风,迅速拂去所有的隐痛,随后又极具感染力地将“新生”传人每个人心中。我们追随着这样的生命之精神,我们将它牢牢拽在手中,我们也把它撒人大地,播下我们徘徊许久才找回的希望的起点,那是萤火之光!——泰戈尔的诗曾这样写着:
“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的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不是太阳,不是月亮,小小流萤有它自己的乐趣。我们很渺小、平凡,难道我们就没有自己的快乐?我们当然也必须点亮自己的灯,履行我们自己的责任,完成我们自己的生存。
在广漠的宇宙里,生一个人,死一个人,不过是在灵魂海里起了一朵浪花,又没了一朵浪花。何必去刻意地区分自卑与自豪,在大同社会里,这不都被演绎为一种求生的欲望吗?
我们曾用以为比电脑还要精确的公式计算看:“要用3年的努力换来30年的前程。”无奈人算不如天算,3年努力恰似那段流年风华,搁浅于岁月之滩头。然而新旧的更替往往在一线间,3年隐去,4年移来,生命之精神告诉我们:何不以4年的艰辛去换来40年的辉煌。
在满是泥淖的沼泽地里,在艰辛彳亍的脚步边上,我们追寻着生命之精神。我们深信:生命之光常驻,生命之神永存。——只要我们不放弃!
(1999年5月30日《内江师专报》总第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