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战争的烽火,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疾苦,从此你四处奔波;你,走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而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情和赤子之心;你,一生笔耕不綴,著作等身,荣誉无数,但却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你,站在文学的顶峰上看到了一切,但你却孤身一人留在了峰顶。
你出生在川西平原富饶的土地上,那里的沃土和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养育陶冶了你的情操,你对祖国、对人民深沉而执着的爱成就了你的“文笔”。但你仍然不安于现实,心系祖国、勇追光明!如果时光可以倒退几十年,你会看到,那散发着香水味的塞纳河上,你像一叶惶惑的浮萍,飘进了巴黎圣母院,那里悲哀的钟声弥漫着异国的寒冷,你却只顾风雨兼程。从里昂到马塞,你一直寻找向导,许多人都让你失望。最后,你来到卢梭跟前,《民约论》化为巨大的熔炉,你把手伸进去,血液便开始沸腾……
1949年后,你竟然不吃皇粮,是学卢梭拒绝国王的年金,还是你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而对饥民有所同情?难怪你会说,依靠吃皇粮的人,只会写皇恩浩荡。在中国唯一的作家自留地上,你用沉重的笔犁犁开冻土,在格子的阡陌里种下五谷,收获后,你自己舍不得品尝而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读者,换回敬仰的柴米,心存感激的你说:“是读者养活了我。”
“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你曾说,让生命开花。而今,百年风雨怒放了这个愿望:你的生命之花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个最大的硕果就是一做人的良心。弥留之际,你将良心作为种子,播出希望工程,期待贫弱的生命也能开花,也能结出你那样的一良心。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们,我将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绝不是美化自己。”有人用这句话来归结你的一生,其间充满着对你无尽的感激、崇敬之情。也许,是你那沧桑与青春、伟大与谦逊、厚重与清澈、宽容与严苛等诸多因素和谐地统一一身的崇高品质激发了他们的灵感,或许是你那种无情的自我解剖、拷问、审视感化了他们的灵魂,或许是你奋斗了一生的殆愿终于得到了公正、客观的回答,或许是这三者都兼而有之。
“我的脚不能动,我的心不能飞……但我的思想会冲破一切的障碍……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我认为这才是你一生的总结。你用一生的代价,笔耕不辍、心系祖国、不懈追求换来民族的觉醒,雄狮的清醒:你用一生的心血铸就了一部部文学巨著,书中的一字一句都淋漓地书写了敢“讲真话”的勇气和光明磊落的品质;你热情洋溢地撰文鼓励、赞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作家;你默默地用你的血液浇灌了一片片枯萎的森林、一片片干涸的草坪,而你却默默地倒下了,将身体的每一部分融化,飘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万物。
哦,巴老,你是一片飘落的孤叶,将自己的营养给了新的生命,你却带着微笑的孤单融入大地,也许大地才是你最好的归宿吧!
(2005年11月30日《内江师院报》总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