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内江师专中文77级群中,周丽同学转发的内江师院全国同学成都联谊会的报名广告,我立即报了名。中文77级曾在成都搞过两次同学会,第一次我没参加。第二次因疫情而取消,且规模都不大,二三十人而已。这一次全国性的同学会,可以结交许多各系各届的新老同学,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负责外地同学报名的是上海的王林。我立即和他加了微信,取得联系,并发去200元的红包报名费。结果第二天退了回来。说是外地同学不收费。费用被深圳的雷志平校友赞助3万多元包了!我将我打算送一本书给与会同学的想法,告诉了王林。他叫我加成都刘佩宁的微信,将书直接快递到御翠草堂霍晓那里。当时报名的群中只有五十七八个人,于是我寄了60本书过去。
6 月18日早上,我乘大巴车赶到成都东站,赶地铁,赶公交,下午2点左右才找到住宿的西蜀森林酒店。午饭后打电话给成都最大的私家园林主人霍晓先生,他叫我到他草堂去。霍晓,内江师专中文79级同学。比我们晚两届,应属于我们中文77级老大哥的师弟辈了。
来到御翠草堂。正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大门旁边还有两道边门。横匾上“御翠草堂”四个大字,行草书就,灵动潇洒。将“翠”字的上下结构,写作左右结构。极像一个“醉”字的草书。这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何应辉先生所书。
两边对联为:“清水出芙蓉,应如楚国三闾宅;文光灿云锦,不啻云龙百尺楼。”这是川大历史系何崝教授所撰并书的对联。何教授是四川省书法学会副会长。联中说御翠草堂像清水出芙蓉一般的超凡脱俗,像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居处那样的充满灵气。文采光芒灿若云霞,不止云龙百尺楼那般闻名遐迩。陈登字云龙。为广陵太守。破吕布有功,封伏波将军。名士许汜去拜访他。他自卧高处大床上,让许汜卧下床,不太理睬他。许汜十分不满,一次和刘表刘备谈到陈登时,说他狂妄自大,十分骄狂。刘备说,天下大乱,你不忧国忘家,匡扶汉室,却向他大谈特谈买田宅,买房舍之类的事情。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去百尺楼上高卧,让你睡在地面上。睡下床是十分高看你了!刘表听后哈哈大笑,许汜听后羞惭满面。历代诗人,吟咏百尺楼的诗句很多,陆游有“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元好问有“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等内容,都是引用的这个典故。看来,我们进到园中,也应该像屈原,像陈登那样胸怀忧国忧民的大事,不要像许汜那样只想求田问舍的俗事。不然我们的霍堂主,也会高卧百尺楼中,让你只配躺在地面上的。
大门进去,是一块印着霍晓墨宝“为母校而歌”的巨大屏风。前边四个字为白色,最后一个“歌”字为绿色。且“哥”字下边的弯勾,用飞白拖过了整个字幕。下边也是他手书的揭晓兮为此次聚会创作的“再造之恩,永志不忘——致母校内江师院”的赋文,和刘琴创作的《内师的记恋》的歌词。赋文和歌词已在微信群中欣赏过。都写得文采飞扬,情感真挚,使人感佩不已。
走过一段水泥路面,来到一道园门。匾额上题的是“五柳艺术馆”。对联为“书天地春意,水墨晕章求大同;画古今风流,丹青点染证心源。”这是原四川省美协主席,著名画家钱来忠先生所书。看到“五柳”二字,自然想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我的网名也用的是“葛天氏之民,无怀氏之民”。网上不时有人问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有“葛天氏之民欤,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无怀氏是远古的帝王。他们治下的老百姓过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右边有一块巨大的展版,“绝尘,延伸的竹丝线,霍晓艺术展。”2021、5、21-23,第九届壹心家草木集。旁边还订着“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创作基地”,“四川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创作基地”,“四川中国画研究院”,“成都市文创产业园区”等几块牌子。在一口池塘边题名“鹤庐”的屋子里找到了霍晓。小平头,戴着眼镜,显得年轻,五十多岁的样子。干练而且精神。平易近人,没有大老板大名家的架子。他把最新报名的人员名单发到我手机上。我一一题写款识印上图章,以示慎重。
后来到他的“微美术馆”。见他正在屋中地面上,铺了一二十张四尺宣规模的大纸,脱去鞋,只穿袜子,站在宣纸边巨笔挥洒。每张纸上只书写两行大字。我曾在北京、山东聊城,自贡、荣县等地,见过一些地方上和全国有名的书家当面书写,却从没有见过像他这样铺满一屋子大纸,尽情挥洒的。我向他要一幅墨宝。他说你看得起哪张自己选。我说你这是连贯的内容,中间抽一张不好吧!他随即在一张宣纸上写上“鸿飞集”三个大字。饱蘸一笔墨汁,书写“鸿”字和“飞”字,写到“飞”字繁体草书时,墨色渐枯,采用飞白。再饱蘸一笔墨汁,书写“集”字。当时没有题款加印。回到自贡后他给我寄来。右边题款为“宗杰学长雅嘱,霍晓书于御翠草堂”。印有一枚白文印章仅一个“霍”字。后来见他屋角处堆有一大抱写好的书法。面上有一幅六尺宣写就的“凤栖梧”三个大字。我说,这一幅送给我吧!他说,我担心你家中的墙壁挂不下。我说可以用镜框式装裱,减少它的长度。这一幅书法中的“凤”和“梧”用浓墨,中间的“栖”字用繁体,用飞白。左边题有“辛丑夏,霍晓书”,“书”字下加印了一枚大大的白文印章“霍晓之玺”。右边“栖”字上角也有一枚硕大的白文印章“身与心俱闲”,印文不好认。下边,密密麻麻的用行书写有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这首凤求凰,几十年前读初中时,也曾抄录在笔记本上。后边的文字内容就不太熟悉了。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看来,这幅书法,是霍晓先生的得意之作。尺幅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之多,要读通读懂,还得费一番功夫才行。《三国演义》中还有一首诗: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这首诗也是我年青时的最爱。1977年参加改革招生制度后的首届高考作文中,我也引用了最后两句。“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用以表达我当农民时的心理。这首诗也十分切合“凤栖梧”三个大字的主题。
霍堂主园里的字画,微雕,书扇,青花陶瓷等各种宝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一个青花瓷盘里书写的岳飞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那么多内容书写在一个30来公分的瓷盘内,且达到神似的地步,何止千百遍的功夫!我曾见过一些大学生,在武侯祠内的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前,一边参照手机搜索的原文,一边读石刻上的书法文字。十分笨拙。如果像霍堂主那样不单是将两篇文章诵背如流,而且对每一个字的字形,每一笔划的走向,都得烂熟于胸。何至于那般的费力不讨好,出洋相呢?
晚上,霍堂主做东,刘佩宁,阴志勤和我一道共进晚餐。刘佩宁正当青春靓丽,风华正茂的年纪,阴志勤也正是盛年。只有我,年齿徒增,一事无成,垂垂老矣!
第二天午饭后,报道开始。会议在“五柳仙馆”举行。一副对联:采菊,抚松,寻壑,经丘,矫首欢遊诣;读书,会意,赋诗,乐志,委心任去留。这是刚刚参加了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的洪厚甜先生的大作。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内容囊括无余。一个“松”字,改左右结构为上下结构,也会让许多人抓耳挠腮不认识的。
下午3点,同学会正式举行。学校领导及北京,上海,深圳,山西,重庆,成都等地的校友一百余人,济济一堂,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学会。霍晓的欢迎词;阴志勤团队集体朗诵的肖体仁的诗《永远的桐梓坝》;揭晓兮的《再造之恩,永志不忘》的诵读和口琴独奏;刘琴的歌《内师的记忆》;以及几位青年男女的舞蹈,都给人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觉。作为老师,参加的同学会可谓多矣!但没有一次能有这样的盛况空前。晚上还不断地有人来,达180多人的规模。烧烤晚会的歌声舞蹈,欢声笑语,美味佳肴,蓝天彩灯,亭台楼阁,湖心倒影,都让人流连忘返。回宾馆时,走过林荫小道,小桥流水,头脑中自然涌现出,月移花影通幽径,微风送来琵琶声。似天籁悦耳动听,此妙曲人间难闻!孔子云: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信乎?
巨幅书法“凤栖梧”的下边,还书写了以下内容:
绿意隐汀沙,雪痕消、又润村村酥雨。山晓睡容酥,斜阳外、深浅青无重数。飞飞蝴蝶,荒庭也是春来处。千里相思谁种出,搀了二分尘土。年年空怨裙腰,甚愁根欲刬、东风未许。接岸绿波平,销魂事、第一送君南浦。莺啼几度。凭高不见天涯路。陌上闲花开落后,多少马蹄归去。蒋春霖南浦·春草。
生小住湖边,拥风鬟、常与雪鸥为侣。万绿压微澜,菰云外、依约轻桡停处。吴歈楚调,搴芳漫咏前洲杜。却爱乌菱秋味好,不似碧莲心苦。西风消息来时,问沧波一掬,新凉添否。手拨碎萍开,惊鸿影、出水游鱼应妒。姬姜未识青红,翻笑铅华污。几点烟螺归棹畔,还映远山眉妩。
清·夏孙桐 南浦·为周养安题采菱画箑(sha扇子)。
冷芸温旧绪。只有涯生事,书城容据。穷通自天赋。
几寒虫声咽,舂锄心苦。铅晨椠暮。笑吾侪、长镵托付。
兴来时叶扫云披,万陷女娲能补。何许。嫏嬛仙境,入画幽栖,吴峰如雾。他年指顾。隐君莫著书处。任虞渊残景,津桥余恨,尽入零缣剩蠹。看裒然、向录千秋,碧藜烟古。
清·夏孙桐 瑞鹤仙·题章式之四当斋勘书图。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文/胡宗杰 中文1977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