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只此一句,便胜人间无数真理。《美人依旧》似乎在向此句膜拜,胡安镜头下滤过的故事里,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展现了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生命与情爱的纠葛。
最初的晓菲,生如夏花般绚烂,巧露朱唇,微开秀口,榴贝依稀,既有湘云醉卧芍药的娇憨,也有宝钗花间扑蝶的稚气。她即使静静站在一隅,也能令人目眩神迷。青春啊,真的是可以媲美任何的宝物。所以当她像飞蛾扑火般扑向他,抵抗诱惑的唯一方式便是向诱惑投降。只无奈他是她姐姐的情人。
男人好读书和好色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不求甚解。周国平说:你占有一个女人的肉体乃是无礼,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却是一种更可怕的无礼。前者只是侵犯了她的羞耻心,后者却侵犯了她的自尊心。不知这是否是在为花心男人找借口,片中的黄先生便是如此,以为女人生来的意义不过是为了向男人献媚。男人们都喜欢年轻女子,青春固然可爱,更何况爱情。晓菲并不笨,她只是太天真,以为黄先生会愿意离开姐姐与她在一起。所以她开始让自己张扬风华,让自己盛放,浓浓的胭脂掩盖厚重的心事,卷曲的发丝在风中飞舞凌乱的青春,殷红的蔻丹燃烧胸中的渴望……她想要由百合蜕变为牡丹,一朵怒放的如烈火焚身的红牡丹,释放出妩媚的香气,浓烈袭人。正是青春气盛时,莫问年华为哪般。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邬君梅饰演的交际花仿若千娇百媚的玫瑰,华服如血花如蝉,瞬间灿烂,开到荼蘼。她投资了女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给他:青春、美貌、金钱、身体、家族荣光。怎么可能,怎么允许,怎么忍受得了他抛弃她?而且,就在她眼皮底下与妹妹欢好?她俯仰无愧,自问克尽己任,却沦为弃卒。情犹在,人纷飞,爱别离。她失眠,她神经衰弱,她哭泣,她在黑暗中拥抱自己的落寞。亦舒说:夜色对女性仁慈,方便她们把岁月留住,在晚上,上了粉的肌肤仍然莹白,疲倦的眼神仍然闪烁,但再娇艳的容颜也经不起爱情的重伤。
于是她开始向黄先生催婚,诺言不去兑现就是一句谎言,男人越是金科玉律越是听不进去,情人再亲密,结了婚也会变成陌生人。
导演胡安通过每一次政治时局的变化来埋葬一些过往,同时也催生出人性更为复杂的情愫。在周迅清丽的话音中,观众得以了解两人心情嬗变的过程,夹杂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纵使同父异母,也是情难舍)情感的苦是一定要吃的,每个人都逃不了。(杨二车娜姆)晓菲爱黄先生,晓菲更爱姐姐。曾经困苦的生活经历是她心底永远的痛。寒天饮雪水,点滴在心头。从贫民窟回到小洋楼,仰人鼻息,寄人篱下之苦比生老病死更甚。尤其是当她知道姐姐接她回家的“苦心”乃是为了让她签名离去。出国后,接下来的时日,乏善足陈。痛苦塑造性格与行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果不其然,她像羽化后的夏蝉,飞翔的野心令人触目心惊,不惜浪掷青春报复姐姐。她一个人默默地、静静地,把身体里所有的眼泪都流干了。青春韶华,在不经意间透支……直到她最后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姐姐,才清楚自己痴心错付的缘由是出于对姐姐的爱。
弹指间,芳华暗渡。皆如梦,何曾共?结局是温情的。相机里拍下的是过往岁月与脉脉不得语的情感。至此,导演终于完成把一朵花拍下来的历程。
花开了,就欢喜;
花谢了,就放弃;
陪你在路上满心欢喜,是因为风景,不是因为你。
(2005年4月30日《内江师院报》总第39期)